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题 > > 端午节
编号:12379005
壮家端午药香浓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6月14日 中国医药报 2013.06.14
    在南方的八桂大地,四月八的五色糯饭香余未尽,人们又渐渐闻到了五月端午的药香。

    五月端午是中华民族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。这天,人们都是喜欢吃粽子、赛龙舟。但是,各民族过端午节却有各自不同的寓意。汉族人过端午节是起源于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投江的祭祀日,而南方的壮族人过端午节则起源于一年一度的驱瘟除疾的保健活动。因为在我国南方壮族居住地区多属于亚热带潮湿气候。五月虽然是桃红李亮、瓜果飘香的季节,同时也是蚊虫叮咬、瘴气滋生、最容易感染疾病的季节。因此,也被当地人称为“毒月”、“疫月”、“邪月”。为了预防疾病,南方的壮族人不得不把五月作为驱瘟除邪的重要月份。久而久之,就渐渐地演变成了一个节日。那么,壮族人为什么把节日定在五月初五这天呢?据说五月初五这天是九毒之首,在这天开展驱瘟除邪活动能更好防病防瘟,到达最佳效果。至于汉族人的端午节为什么也是同在这一天,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所联系,还有待考证。

    壮族人过端午节时驱瘴除邪、预防疾病主要有几种形式。一是在大门两侧悬挂艾草和菖蒲。因为艾草、菖蒲有刺鼻味,能驱赶蚊虫,预防疟疾;同时,据说悬挂的艾草像鬼旗、菖蒲像利剑,可以除魔镇邪。二是撒雄黄粉、喝雄黄酒。过端午节时壮族人把雄黄粉撒在房前屋后,防止蜈蚣和毒蛇爬入屋内。人们还喝雄黄酒和在小孩身上涂抹雄黄,防止蜈蚣和毒蛇咬伤。当蜈蚣和毒蛇闻到雄黄的气味便自身瘫软,无力爬行。三是洗草药浴。到了端午节,壮族人便用艾草、菖蒲、柚子叶等来煮沸,用来给婴幼儿洗药澡,目的是除痈去疾、滑嫩肌肤。四是佩戴香囊。壮族人把艾叶、雄黄、苍术、青蒿等草药晒干碾粉,制成香囊,挂在孩童颈脖,以防止蚊虫叮咬。故而壮族有山歌唱到:“五月初五端午节,汉人纪念老屈原;广西五月端午节,壮人用药来驱邪。”

    五月端午药香浓。每到五月端午到来之际,在壮族聚居的大街小巷和街边集市,到处都是买卖艾草、菖蒲等草药的三轮车和地摊铺,人声鼎沸,热闹非凡。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为此还举办了“五月端午药王节”,把壮族的药香撒向四方······

    (作者单位: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), http://www.100md.com(陆庆学)